楊英風1926年生於宜蘭,1933年進入宜蘭公學校,並展露出其美術天分。1944年旅居東京考進東京美術學校建築科,隔年因戰事回台後,在郭柏川門下學習素描、油畫。1946年考進輔大美術系,趁暑假遊歷山西大同雲岡石窟,此行,不但撼動楊英風內心,從此與佛像結下了不解之緣。1988年重遊洛陽龍門石窟、大同雲岡石窟。翌年皈依佛門,造佛像的體悟越顯得心應手。
楊英風佛像風格主要分二,一以融入現代風格、理論雕塑出的佛像,屬於創作性較強的寫意風格,另為強調佛像本身莊嚴性與精神性,忠於佛像真實性的寫實風格。此次作品為半跏倚坐於獅上的為理智稱道的文殊菩薩,與坐於六牙象背的立志行大願的普賢菩薩,坐騎隱隱道出菩薩特質。載著寶冠閉神養目,圓潤厚實的臉形,映襯著飽滿的耳垂,和諧地靜訴佛相神聖莊嚴。隨耳垂、脖頸上的「三道」 ,胸前的纓絡,帶出胸線姿態,藉著淺浮雕表現出天衣與下裙輕柔飛揚的質感,進而突顯出菩薩圓滑的體態,觀其自在莊嚴隨於而安。